<big id="fbtpl"></big>

    <noframes id="fbtpl"><address id="fbtpl"></address>

      <span id="fbtpl"></span>
        <em id="fbtpl"></em><em id="fbtpl"></em>

          <sub id="fbtpl"></sub>

        <span id="fbtpl"></span>

          <form id="fbtpl"><ruby id="fbtpl"><ol id="fbtpl"></ol></ruby></form>

          GDP破萬億元的西安邁開發展新步伐


            “十三五”期間,我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們黨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邁好“十四五”時期發展第一步,至關重要。即日起,本報開設《曬亮點 開新局》專欄,集中展示我省各地市“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就和亮點,以及“十四五”期間的謀篇布局,團結全省上下為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2020年西安GDP過萬億元大關,成為西北地區首個跨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


            GDP過萬億元,對西安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2004年,西安經濟總量邁上千億元的臺階,2014年突破5000億元,“十三五”時期連續跨越五個千億級臺階,直到2020年達到10020.39億元,首次躍上GDP萬億元新臺階。


            每一次突破,都意味著西安經濟、科技等城市綜合實力邁上了新臺階。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起點、地處“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我國向西開放前沿的西安,將充分發揮優勢,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現代產業支撐 經濟“提檔升級”


            要解開西安經濟快速增長的密碼,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工業增長平穩。西安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西安市第二產業增加值3328.27億元,同比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六大支柱產業產值增長23.7%,快于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西安經濟增長主要是靠第二產業拉動,一改往年依靠第三產業拉動的局面。這也體現出西安構筑的“6+5+6+1”的現代產業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的強大支撐。


            縱觀2020年,可以清晰地看到:


            ——依托三星、陜汽、西飛、西電、西部超導、楊森等龍頭企業,做強電子信息制造、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6大支柱產業,年內實現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總產值3200億元以上。


            ——依托華為、中興、鉑力特等龍頭企業,做大人工智能、機器人、5G技術、增材制造、大數據與云計算等5大新興產業,年內主營業務收入達350億元以上。


            ——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軟件和信息服務、會議會展等6大生產性服務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年內總收入達3000億元以上。


            ——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樹立“千年古都·常來長安”品牌,打造西安曲江新區、西安高新區、西安經開區“文化+旅游+科技”增長極,西安港務區、西安浐灞生態區“體育+旅游+會展”增長極……


            “GDP過萬億元,標志著西安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動能轉換實現了新突破?!蔽靼彩薪y計局局長張民偉表示,GDP過萬億元之后,“6+5+6+1”現代產業體系將持續加快構建,全力推動十項重點工作實現新突破。


            科技創新驅動 邁向先進制造業強市


            數據顯示,2020年,西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3.3%,高技術產業產值增長23.4%,均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張民偉認為,這意味著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2020年,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晶硅產品制造商,落戶西安的隆基股份研發的單晶雙面PERC電池正面轉換效率創造世界新紀錄;西安光機所、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交叉信息研究院等院地合作成果卓越,孵化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硬科技企業;全年共有10家硬科技企業成功上市,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00余家。


            也是這一年,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這些重大科技成果背后,處處都有西安科技創新的身影。


            “未來西安將以科技創新為‘杠桿’,更加致力于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延鏈、補鏈、育鏈、強鏈協同推進,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蔽靼彩锌萍季钟嘘P負責人表示。


            推進對外開放 融入新發展格局


            2020年10月26日,西安伍迪并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申請為一名韓國籍專家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和居留許可證,從提交申請到辦好證件,只用了8個工作日。


            去年以來,西安著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高、服務水平最優”的“四最”營商環境品牌。而為韓國籍專家高效辦理證件,正是西安提升營商環境的鮮活注腳。


            古絲綢之路上,“長安號”汽笛長鳴續寫華章。2020年,“長安號”共開行3720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第一。過去的一年,西安實現進出口總值3270億元,本地貨物出口增長率5%;在西安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245家,實際利用外資突破80億美元;臨空經濟規模突破120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80億元。


            對外開放,未來可期——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入推進投資、貿易、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高水平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加快推進西安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織密航空運輸通道網絡,初步形成“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的國際航空網絡;用好“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三個中心”等平臺,打造國際投資與產能合作高地,推進中俄絲路創新園、中歐合作產業園建設……


            “2021年,西安將緊抓‘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戰略機遇,重點在做大開放載體、做優開放通道、做好開放平臺、做強開放產業上下功夫、見實效,盡快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外向型經濟體系,著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蔽靼彩邪l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邢欣表示。( 李妮)


          標簽: 西安市 GDP破萬億元

          閱讀:0

          返回首頁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big id="fbtpl"></big>

            <noframes id="fbtpl"><address id="fbtpl"></address>

              <span id="fbtpl"></span>
                <em id="fbtpl"></em><em id="fbtpl"></em>

                  <sub id="fbtpl"></sub>

                <span id="fbtpl"></span>

                  <form id="fbtpl"><ruby id="fbtpl"><ol id="fbtpl"></ol></ruby></form>